乐球网

五轮零球、枪口冰凉,谢什科在曼联有出路吗?

发布时间:2025.09.22

英超激战已历五轮,曼联夏窗重金引入的标王谢什科却仍未打开进球账户,这位斯洛文尼亚中锋遭遇了职业生涯首次五轮联赛零进球的尴尬。这一状况让众多红魔拥趸心生忧虑,难道数千万英镑的投资又要付诸东流?“刮彩票”失败的戏码是否会再次上演?

然而,在我看来,大可不必为此过度焦虑。尽管谢什科尚未取得进球,但他在进攻端的参与度却不容忽视,与霍伊伦上赛季那种“隐身”表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01 支点作用:现代中锋的立身之本

自1997年起,我便开始沉浸于足球的世界。那时,前锋的分类远不如现今这般精细,进球能力似乎成了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尺。尤其是那个时代的中锋们——罗纳尔多、巴蒂斯图塔、克林斯曼、阿兰-希勒、舍甫琴科,个个都是进球如麻的锋线杀手,甚至因扎吉也被戏称为“除了进球一无是处”。

可以说,只有进球如麻才能称得上优秀中锋。我儿时崇拜的那些伟大前锋,他们的杀手本能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长期的训练,不过是将这种天赋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其实,那个时代也是优秀中锋辈出的黄金时期。单单是以防守著称的意大利,当时也拥有多名特点鲜明的中锋。2002年世界杯上,因扎吉只能担任替补,蒙特拉更是难觅出场机会。

然而,随着足球的演变,到了2010年左右,当黄金时代的中锋逐渐淡出舞台,能够凭一己之力改变战局的伟大射手愈发稀少,甚至锋线人才济济的巴西也出现了9号位的空缺。因此,中锋的角色逐渐发生了转变,相比进球能力,中锋的辅助能力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4231阵型风靡全球的当下。

由于天才球员的稀缺性以及足球分工的日益细化,中锋更多时候需要在前场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在对手的围堵中稳稳接住球、控住球、传出球,为队友的跑位和展开创造条件。

正因如此,中锋的背身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在某些战术体系中,背身能力甚至超越了得分能力。比如,越老越妖的意大利高塔托尼、德意志轰炸机的集大成者克洛泽、自带系统即插即用的“上帝”伊布、皇马三冠王的功臣本泽马,他们都是能为团队带来增益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再以强大的进球能力锦上添花。

   当然,提及支点中锋的典范,不得不提法国老将吉鲁(本赛季为里尔出场4次并打入2球,为这位老兵点赞)。两届世界杯上,他助力法国队斩获一冠一亚的佳绩,将前场支点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18年世界杯上,他甚至七场比赛都未能取得进球。但倘若没有他,高卢雄鸡的超强攻击群便难以完全施展拳脚。当然,他并非没有攻击能力,只是为了团队利益,他更多地承担了辅助工作。

在传统足球观念中,中锋的价值首先由进球数来衡量。然而,现代足球的发展已经重塑了中锋角色的核心价值。拥有支点作用,基本上就拥有了立足各种战术的资本。

02 谢什科的“蓝领风范”

在刚刚结束的红蓝大战中,曼联能够开场便让切尔西门将领到红牌,谢什科头球后蹭的一瞬间功不可没,甚至堪称点睛之笔。霍伊伦、齐尔科泽都难以达到这种战术效果,而谢什科抢第一点头球的能力却相当出众。

(图)谢什科的争顶成为此次进攻的点睛之笔

谢什科身高达193cm,且弹跳力惊人,回撤接球能力也相当不错,具备成为前线衔接点的潜质。曼联今年夏天斥资2亿欧元重组锋线,显然库尼亚和姆伯莫的进攻权重更大。这两位在英超都有着不俗表现的球员,更习惯在中锋的掩护下在边路和肋部活动。因此,在构建这套进攻组合时,就已经决定了谢什科的角色定位。

库尼亚和姆伯莫都偏爱攻击肋部,而B费则喜欢前插进攻或组织。因此,曼联的中锋根本不可能得到太多的资源倾斜,也就是说他不可能成为攻击的主力。所以,他就必须承担起抢第一点头球、前场护球、回撤拉边牵制等“蓝领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谢什科具备这些潜质。目前几场比赛已经证明,他能够用身体扛住后卫,为队友创造空间和机会。因此,他的定位应该是“压制中后卫,为库尼亚、姆伯莫和B费完成最后一击腾出空间”。

03 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我之所以一直强调谢什科要强化支点属性,是因为曼联当前的体系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支持。

大家不要被数据所迷惑。目前曼联是英超射门次数最多的球队,达到了81次,甚至比利物浦还多了10次。然而,一比射正数,曼联就下滑到了英超第四(22次),比第一名利物浦少了两次。但这个数据也还算不错,毕竟红魔还击中了四次门框。可是到了进球层面,曼联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目前只打入6球,排在英超中游偏下位置,而第一名利物浦则进了11球,进球效率显然不能相提并论。

新赛季开始以来,姆伯莫和库尼亚都完成了不少高难度射门。如果运气再好一些,曼联可能比现在至少多进三个球。然而,我们不能只叹息运气不佳,更不能怪蜂王和狼王射术不精。换成上赛季的前锋,姆伯莫对曼城的那脚凌空抽射、库尼亚对富勒姆的接门将长传前插打门可能都不会存在。能打出这些难度极大的射门,正是对这两位球员的肯定。

(Gif)对阵曼城,姆伯莫高难度凌空抽射

(Gif)对阵富勒姆,库尼亚完成高难度对抗卡位+停球射门

其实,进球效率低、射门转换率低并不能全赖玄学或运气。通过我的观察,曼联的这一顽疾在于制造空位射门机会的能力太差。也就是说,红魔无法通过整体运转或个人能力为射门者创造一个安稳的输出环境。

制造一个安稳的输出环境其实很难,需要把“后场出球运转、中场组织推进、完成最后一传”这三个环节都做好。通过战术配合或个人能力在某一环节中实现安稳传球,最后才能累积成一个安稳的射门环境。

其实,咱们可以拿排球来类比。优质的一传才能确保二传的质量更高,优质的二传才能为主攻手的扣球做好铺垫。

现在曼联的“一传”问题不算大,基本能应对对手的压迫。马奎尔、德里赫特都能传球,卢克-肖、约罗也能传球并可以带球推进。利马回来后,可选择的空间将更大。

然而,曼联的“二传”却成问题。红魔缺后腰是众人皆知的事儿。这个位置既要能防守又要能向前出球,其实挺难的。乌加特只有防守能力,胖虎显然撑不了一整场,梅努前插更适合……而B费就根本不能踢后腰,他防守效果很差,关键时刻跟丢人是常态,又急于求成老想一脚打穿对手防线,最终导致了丢球过多。

“二传”的不稳则导致了最后一传和射门的勉强。不论是两个边翼卫的传中或者内切、边中卫的前插协助,此时由于中场已经慢了半拍,此时对手大概率已经就位了。曼联事实上就变成了阵地攻坚,射门环境不好是必然的。

由此,阿莫林才在新赛季使用了更多的长传打防线身后、强侧压迫再斜长传转移弱侧单兵突击等更直接的战术。只是这些踢法可持续性不强(很难要求球员全场如此高强度比赛),导致了曼联只能打出开场三板斧,而无法持续输出。

在阿莫林当前的思路之下,谢什科想要拿到首发位置、在队中的存在感更强,首先要提升支点能力,让球队的三板斧攻势更有效果。

04 成长路径:先演配角,再争主角

对于22岁的谢什科来说,想在英超立足需要循序渐进,明确先后顺序。斯洛文尼亚人应该先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继续提升空中对抗能力。对阵曼城、切尔西的比赛,他赢得空中对抗的概率只能说一般。如果能进化成“空霸”,曼联目前的开场三板斧就能打得更顺畅。

另外,谢什科目前还需要提升他的射门效率。对切尔西的这场比赛,曼联由B费和胖虎完成破门,而当时距离进球者最近的就是谢什科。甚至当时他跟进球者的位置几乎是重叠的,这证明了他在门前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至少能到达攻击位置。

有了这些基本条件,他下一步就是要改善射门选择。毕竟在莱比锡红牛时,他的射门选择就不怎么好。看见球门总是猛轰一脚,展现出了他的毛躁。谢什科虽然敢于在任何位置射门,但需要学会更聪明的选择。

当好“蓝领中锋”是向全能射手进化的必由之路。谢什科目前的主要作为和任务就是为两翼的“詹库”和前插“虎B”创造进攻机会。但随着经验积累和信心提升,他其实有逐步发展为全面的现代中锋的特质。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热门比赛

今日共15场

比赛回放

热门标签